近年來,新干縣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創新開展“十百千”創建活動,切實把風險隱患發現在基層、解決在萌芽,平安新干建設取得顯著成效,連續十年被評為全省信訪工作“三無”縣。 “十戶聯創”,黨建引領創新農村社會治理。新干縣堅持黨建引領農村社會治理,通過開展“十戶聯創,促農村和諧富裕”活動,有效激發了農村平安建設活力,推動了農村社會治理創新發展。一是遴選中心戶長,搭建治理構架。按照“居住相鄰、易于集中、便于活動”的原則,結合村情和網格化管理實際,全縣共合理遴選出了覆蓋所有村組的1000名農村優秀黨員中心戶長,每名中心戶長聯系10戶左右群眾,通過文件明確了中心戶長的職責,制定了群眾監督制度,保障黨員“十戶聯創”活動運行通暢;二是堅持目標導向,引領平安創建。通過黨建引領平安建設,引導黨員中心戶長發揮情報信息收集員、矛盾糾紛調解員、法律道德宣講員、社會治安巡防員、突發事件處置員的模范作用,推進農村基層社會和諧穩定;三是完善工作機制,齊抓共管筑和諧。為提升“十戶聯創”創建實效,新干縣建立并不斷完善獎勵考核、幫扶促進、宣傳推廣等工作機制,同時由縣委政法委牽頭負責、相關職能部門協同配合、鄉(鎮)村兩級和幫扶單位具體負責,形成齊抓共管筑和諧工作格局。 “百網聯建”,多網合一提升網格治理實效。新干縣整合各類網格資源,加快構建“全要素網格”服務管理體系,探索創新網格化服務管理新模式,打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米”。一是科學劃格,構建多元網格治理體系。按照“科學優化、便于管理、規模適當、職責明確”的要求,結合縣情實際,新干縣重新將城區科學劃分為135個網格,加上農村網格,全縣共劃分為503個網格,構建“黨支部+單位部門+網格員+居民群眾”的多元共治網格管理體系,貫通社情民意傳遞的“末梢神經”;二是資源整合,打造基層治理“一張網”。統籌網格內黨的建設、綜合治理、社會保障、應急管理、社會救助等工作力量,推動各相關職能部門信息共享、數據互通、力量融合,不斷完善網格事項準入制度和網格化服務管理機制,提升網格治理實效;三是數字賦能,開創共建共享新格局。以信息技術為支撐,推出“智安新干”社會治理智能小程序,居民通過小程序可一鍵上傳問題隱患和意見建議,直接參與到平安建設中來,有效拓寬了民聲通道,開創了全民共建共享平安建設新格局。 “千警聯動”,警網融合守護縣域萬家燈火。新干縣持續強化警格網格融合,推動政法干警下沉網格,開展“平安夜訪”等活動,推動公眾安全感和政法部門滿意度雙提升。一是推動干警入網,集民意解民憂。建立“一村一警”“一村一法官”“一鄉鎮一檢察官”等機制,推動政法干警下沉到網格,在網格內開展“平安夜訪”等工作,排查化解矛盾糾紛,收集民意訴求,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據統計,全縣干警,共走訪群眾12000余人次,收集意見建議300余條,排查消除安全隱患50余處;二是推行網格快警,保穩定護民安。公安機關先后投入200余萬元,組建專門網格快警隊伍,實現了“一張圖指揮、一張圖展示、一張圖防控”的警情快速處置工作總要求。同時積極打造“線下+線上”防控網絡,線下上門宣講,散發傳單,講解疑慮;線上將網格內所有商戶、店鋪、業主等拉網建群,積極宣傳反詐、禁毒等政策知識。今年來網格快警共盤查可疑人員3726人,可疑車輛634臺,抓獲現行違法犯罪嫌疑人89人,服務群眾323次,接處警893起。 |
主辦單位:中共江西省委政法委員會 | 版權聲明
備案編號:贛ICP備17006429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