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大余縣人民檢察院緊盯群眾關注的損害公益突出問題,內抓管理外借力量,打好公益訴訟檢察系列“組合拳”,提高公益訴訟精準監督力度。 一是提升履職能力,強化質效標準。組建公益訴訟檢察專業化辦案團隊,新增2個辦案組,增強公益訴訟辦案力量,提升辦理公益訴訟案件的能力和水平;細化工作任務,推行“清單式”管理,將工作任務責任到人,目前已開展案件線索審查56條,立案45件,確保案件質量落到實處。 二是借力“外腦”智慧,強化調查取證。常態化邀請特邀檢察官助理參與案件調查取證,利用其專業知識優勢,在現場勘查、檢測化驗、報告解讀等環節為案件辦理提供“外腦”智慧,今年已協助參與案件辦理18次;主動與技術部門對接,邀請技術人員、法警等參與案件現場勘驗、拍照取證等,提供技術協助31次,立案23件。 三是持續開展回訪,強化跟進監督。以縣人大開展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落實情況專題調研為契機,對2022年以來辦結的案件開展跟蹤回訪,確保訴前整改率達到100%;邀請代表委員對制發的檢察建議落實情況參與案件整改“回頭看”12次,確保整改效果不反彈;依托“一村一輔警”“綜治網格員”等力量,對案件整改情況進行不定時巡查,確保整改效果持續鞏固。 四是調優辦案結構,強化監督廣度。突出抓好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藥品安全、國有財產保護和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四大法定領域辦案工作,各領域專人負責,確保環資領域占辦案總數的50%;在辦案中嚴格執行訴前磋商程序,剔除相關行政機關無壓力、無痛感的無用功案件,磋商結案2件;積極落實上級檢察機關專項監督活動,根據下發的線索已辦理案件9件,發出訴前檢察建議9份。 |
主辦單位:中共江西省委政法委員會 | 版權聲明
備案編號:贛ICP備17006429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