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小荷工作室”法治教育基地(圖/受訪單位提供) “他是真的改正了,感謝你們!”小廖的父母感動地說。小廖是吉水縣“小荷工作室”跟蹤回訪的35名未成年人之一。從2022年3月成立至今,吉水縣“小荷工作室”全面做好未成年人犯罪預防、權益保護和教育矯正工作。其“小荷初露”未檢品牌亦逐步探索出市域社會治理未成年人綜合司法保護新路徑,先后獲得“全國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先進集體”“吉安市三八紅旗集體”等榮譽。 臨界預防 近年來,吉水縣人民檢察院積極融入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大局,以未成年人檢察職能為切入點,聯合縣公安局、縣人民法院、縣司法局、縣教體局等11家單位共同履職,并結合地域特色,于2022年3月成立“小荷工作室”。 “小荷工作室”辦案團隊在辦理未成年人案件時,將預防違法犯罪端口前移,探索開展臨界預防工作,重點關注受過行政處罰和有不良行為的未成年人,各成員單位選派一名黨員干部與公安、檢察環節案件承辦人共同組建幫教小組人員庫,采取訓誡、制發督促監護令、參觀法治教育基地、開展家庭教育指導等分級處遇舉措,加強教育引導,幫助他們迷途知返。 截至今年9月,“小荷工作室”已對243名一般臨界預防對象分批進行集中幫教,并對其監護人開展家庭教育指導12場,覆蓋1000余人;對45名重點臨界預防對象開展訓誡20余次,由10個幫教小組以入戶走訪、談心談話等方式,開展3個月以上幫教76人次。 同時,“小荷工作室”成立以來,以“迎進來”和“走出去”方式常態化開展普法教育,邀請5000余名學生到法治教育基地參觀學習。聯合成員單位縣公安局、縣人民法院共派出59名法治副校長到全縣中小學上法治課246堂,覆蓋學生2.6萬余人,做到了法治副校長進校園全覆蓋。 結對幫扶 2022年8月,小廖與人在網上發生口角,遂糾集人員打架斗毆??紤]到小廖系自愿認罪認罰、具備監護條件等情況,吉水縣人民檢察院對小廖作出附條件不起訴決定,并聯合工作室相關單位組成幫教小組,為小廖制定了專屬幫教考察方案,開展為期6個月幫教。其間,小廖表現較好,該院最終對其作出不起訴決定,小廖也通過努力,考取了一所大專學校。 “小荷工作室”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對初犯、偶犯或者情節較輕、有認罪悔罪表現的未成年人,積極適用不起訴、附條件不起訴制度。結合涉罪未成年人具體情況,由該院黨員干警結對幫扶,牽頭相關單位共同組成幫教小組,有針對性地制訂專屬幫教計劃。 作出不起訴決定后,該院黨員干警按照“一人一檔”要求,對不起訴未成年人開展回訪,了解其學習生活及家庭情況,結合回訪情況作出評估,最大限度減少和預防未成年人再犯罪的發生,現已開展跟蹤回訪35人次。 訴源治理 2023年5月,該院在辦理一起未成年人盜竊案時,發現校園周邊的一些商家向學生出租二手手機,十分不利于未成年人的成長。該院將其作為公益訴訟線索提交會商,“小荷工作室”立即行動,摸排了縣城內13所中小學周邊的57家店鋪,發現有14家存在租賃二手手機給學生的問題。對此,“小荷工作室”積極開展宣傳教育活動,有效凈化了校園周邊環境。 “小荷工作室”將司法辦案與社會治理相結合,截至目前,各成員單位依據職能聯合開展電競賓館、酒吧、網吧、書店、KTV、藥店、校園食品安全等專項整治22次。對全縣中小學校政保主任及賓館、酒店、KTV等行業負責人組織開展落實“一號檢察建議”及強制報告制度等專項培訓,開展新入職教職人員查詢13589人次。該院對違反相關規定接待未成年人、向未成年人提供服務、校園治安管理漏洞及違反強制報告等問題制發檢察建議11份,督促整改問題。 “小荷工作室”不斷延伸未成年人檢察觸角,持續統籌發揮各成員單位職能,以司法保護、能動履職促進家庭、學校、社會、網絡、政府保護形成“化學效應”,助推“1+5>6=實”,讓孩子們向陽而生,如花綻放。 |
主辦單位:中共江西省委政法委員會 | 版權聲明
備案編號:贛ICP備17006429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