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4sj43"><noscript id="4sj43"><del id="4sj43"></del></noscript></tt>
<i id="4sj43"><tbody id="4sj43"><sup id="4sj43"></sup></tbody></i>

<cite id="4sj43"><noscript id="4sj43"></noscript></cite><strong id="4sj43"><li id="4sj43"></li></strong>

  • <rp id="4sj43"></rp>

    主辦單位:中共江西省委政法委員會
    首頁 | 頭條 | 要聞 | 高層 | 政法 | 掃黑除惡 | 隊伍建設 | 全國動態 | 市縣動態 | 黨風廉政 | 法學會 | 法院 | 檢察 | 公安 | 司法 | 政法文化
    中國長安網 江西政法網群: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丨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丨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優良傳統丨與歷史同步伐、與時代共命運丨藍圖已繪就,奮進正當時
    政法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政法 > 內容
    遂川:“百姓說事”說出鄉村治理新風尚
    來源:遂川縣政法委 作者:郭相煥 胡娟 時間:2023-11-17 瀏覽字號:[ ]

    開展主題教育以來,遂川縣大力弘揚“四下基層”優良作風,堅持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創新推行“百姓說事”制度,推動黨員干部悉心聽群眾說事、積極為群眾辦事、傾力引導群眾理事,實現了群眾訴求的快速有效解決,基層治理能力水平的大幅提升。以實際工作成效、群眾滿意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讓“四下基層”制度在革命老區煥發新光彩。截至目前,累計解決群眾訴求6370余個,采納意見建議310余條,群眾滿意度達99.8%。全縣化解各類矛盾糾紛隱患1834件,化解率96.98%,信訪窗口接訪量同比下降7%,來信信訪量同比下降25.37%。一、堅持“雙線”并行,疏通“百姓說事”渠道。遂川堅持織密多渠道、全覆蓋的“百姓說事”網絡,讓基層干部能夠及時了解群眾的訴求,將矛盾和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一是公開線上“說事”方式。在圩鎮和村組人流密集地段設置“百姓說事”公示欄,把鄉鎮班子成員、鄉鎮窗口崗位負責人、村“兩委”干部的分工、手機號碼、微信二維碼等信息晾曬出來,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讓干部直面群眾、直面問題,方便群眾“說事”。各鄉鎮推出“‘碼’上說事”微信小程序,方便群眾及時反映訴求,實現“百姓說事”“碼”上說。一些鄉鎮黨委書記表示,公開聯系方式的頭幾天,一天能接到十來個群眾來電,隨著累積問題的解決和干部作風的改進,現在有時兩三天才接到一個群眾來電,基本實現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矛盾不上交”,在黨員干部中形成了‘群眾利益無小事’的工作理念。遂川縣智慧社區服務平臺中設置“百姓說事”功能,群眾動動手指就能表達意見訴求,訴求一鍵上報,平臺快速響應,實現線上“云說事”,變“定期說事”為“隨時說事”。二是建設線下“說事”陣地。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鄉賢議事點等現有陣地,按照“一塊標識牌、一個公示欄、一張流程圖、一套工作職責、一本工作臺賬”的“五個一”標準,因地制宜設置“百姓說事點”。鼓勵引導有條件的黨員、村干部、網格員、志愿者在家中設置“黨群會客廳”、“百姓說事屋”,通過“嘮家常”的形式,讓群眾暢所欲言。今年以來,遂川縣僅“百姓屋場會”累計開展各類宣講咨詢600余場,受眾4萬余人次。

    二、堅持“三訪”并重,拓展“百姓說事”范圍。一是廣納民意上門訪。遂川推動廣大黨員干部變“坐等上門”為“主動上門”,不僅要認真聽找上門的群眾說事,還要主動去訪事、引導群眾敞開心扉說事。將鄉村干部、網格員、“網格村警”、新鄉賢等治理力量一體納入傾聽“百姓說事”隊伍,引導他們主動上門“問事”“搜事”,通過實地走訪、微信、電話等方式廣泛了解群眾需求和意見。把“一老一小”、防返貧監測戶等困難群體和各類矛盾糾紛隱患涉事人員作為重點關注對象,加大走訪力度,及時掌握情況,解決問題。注重定期訪問轄區企業負責人、種養大戶等經濟能人和“五老”人員,了解需求,問計問策。二是聚焦關切集中訪。針對產業發展、重點工程、民生項目等群眾普遍關心的生產生活問題,采取黨群座談會、百姓屋場會、現場辦公會、板凳議事會等形式,廣泛征求民意、集中民智。高坪鎮興坪社區黨支部書記陳國高在黨群座談會上聽到不少群眾反映,“鎮上的車子越來越多,希望能搞個停車場。”事項上報后,鎮黨委、政府迅速回應,僅用18天,就建成了一個圩鎮停車場,解決了多年來的圩鎮停車難問題。三是趟門說事定點訪。各鄉鎮結合當地實際,創新打造了“民情茶館”、“紅圩茶館”、百姓說事點、黨群會客廳等定點說事品牌,定期邀請群眾代表、黨員、平安志愿者、網格員等,收集群眾訴求,列出問題清單,多方協同、多部門聯動,使得眾多群眾反映的矛盾糾紛、疑難訴求等迅速妥善解決,拓寬了群眾反饋意見建議的渠道,促進群眾參與社會基層治理。“之前難以解決的煩心事,現在只要大家一起坐下來,泡上一杯清茶,在品茶之間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草林鎮群眾提起“紅圩茶館”紛紛點贊。

    三、堅持“三制”并舉,提升“百姓說事”質效。遂川堅持用制度追著干部跑、讓干部圍著群眾轉,著力提高為民辦事質效。一是建立首訪負責制。按照“誰首次受理,誰負責到底”的原則,明確收到職責范圍內“說事”事項的工作人員為首訪責任人,履行接談、記錄、辦理(跟蹤)、反饋等責任,不在職責范圍內的,要主動幫助聯絡經辦人員。經辦人辦不了的,由網格員通過江西省社會治理現代化大數據平臺逐級上報、流轉督辦。二是建立銷號管理制。將事項分類匯總形成臺賬,落實責任人、責任單位,提出明確的處理時限。按照管理權限,將事項分為需要縣一級部門解決、需要鄉(鎮)黨委政府解決和需要村(居)解決的三個層級,對超期未結事項,向相關責任單位下達督辦函,實行“銷號”管理。三是建立群眾評議制。對辦結事項進行回訪,邀請群眾從辦事態度、辦事效率、辦事結果三個方面進行評議,把評判權交給群眾。對反映服務態度差、辦事效率低、結果不滿意的,經甄別后記錄在案,視情節向有關責任人發放“黃牌”“橙牌”或“紅牌”,倒逼干部轉變作風,督促抓好整改落實。

    主辦單位:中共江西省委政法委員會 | 版權聲明

    備案編號:贛ICP備17006429號-1

    聲明:江西政法網 © 版權所有 | 版權聲明
    激情偷乱人伦小说视频在线,粗了大了 整进去好爽视频,自慰自己流出白色粘稠液体,经典强奷系列小说校花